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5日电 (杨艳敏)张掖市高台县妇联创新打造“敲门嫂”志愿服务品牌,聚焦“谁来敲”“敲谁门”“怎么敲”金瑞鼎盛,以精准化服务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,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。
图为高台县“敲门嫂”上门为村民服务。(资料图)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
在“谁来敲”的队伍组建上,高台县妇联广泛动员各级妇联执委、社会组织、道德模范、新乡贤等加入,构建三级妇联引领的社会治理链条,形成“1+4”结对帮扶模式,1名困境群众由包村干部、村(社区)干部、网格员、敲门嫂共同帮扶。同时倡导“小老人”帮扶“老老人”,组建银龄互助小组。南华镇胜利村“敲门嫂”林燕3年如一日关爱空巢老人,曾及时发现高龄老人万菊英生病并协助送医;村医王彩英改“坐诊”为“出诊”,既送医又帮老人料理生活金瑞鼎盛,带动更多人加入队伍。
针对“敲谁门”,“敲门嫂”们通过网格化“地毯式”排查,为独居老人、残障人士、弱势妇女儿童等建立档案,提供打扫卫生、医疗帮扶、心理疏导等服务。城关镇长征路社区“敲门嫂”孙月兰三登徐国英老人家门,以默默付出化解其顾虑;巷道镇东湾村朱彩英多次上门调解张大姐家庭矛盾,最终让其解开心结并加入志愿服务队。目前服务已从老年群体扩展至妇女儿童,覆盖镇、村(社区)、楼院各个角落,还建立积分激励机制,以“巾帼家美超市”积分兑换回馈志愿者。
展开剩余44%图为“敲门嫂”为村民服务。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
在“怎么敲”上,创新“分众化+精准化”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模式。线上依托微信群拓宽诉求渠道,推行“群众点单、妇联派单、志愿者接单、群众评单、积分兑单”机制;线下采用“红黄绿”分类管理,对高风险空巢老人重点关注,中风险每周走访,常态化巡访绿色群体。同时组建“民情收集团”“议事团”“顾问团”,快速响应群众需求。
如今,“敲门嫂”队伍已达1500余人,开展走访2.5万次,长期关爱1600余名弱势群体,服务涵盖生活照料、法律援助、纠纷调解等多方面。该品牌获评张掖市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,入选2024年度甘肃省“丝路花开·巾帼志愿服务”优秀组织,相关做法被《人民日报》等平台报道。
一扇门的开启金瑞鼎盛,是关怀的抵达;一次次敲门,是温暖的传递。“敲门嫂”以主动服务破解弱势群体“痛点”,敲出了邻里情、党群和谐曲,更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抹亮眼的巾帼红。(完)
发布于:北京市有富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